15 亚洲球员的天花板_最后的球王
笔趣阁 > 最后的球王 > 15 亚洲球员的天花板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15 亚洲球员的天花板

  “我并不想去一中。”

  两人坐在路旁树荫下的石阶上,没等江鹏举发问,王硕就主动揭晓答案了。

  这让江鹏举感到意外。

  不仅仅是王硕的答案,还因为王硕猜到了他的来意。

  再看向王硕,他发现这位少年似乎带着一种跟年龄完全不相符的成熟。

  “为什么?想要去金石吗?”江鹏举问道。

  王硕还是摇头,“我想继续踢球。”

  这个答案让江鹏举更加意外。

  踢球,这对于一个才踢了不到一个月足球的少年来说,真是一个很奇怪的选项。

  尤其是在国内。

  王硕觉得,自己应该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。

  倒不是因为江鹏举,而是交给父母和师长。

  毕竟,站在他此时此刻的立场,自主招生去一中,绝对是最好的选择。

  只要他能在一中继续拿出好的表现,在运动会上拿到成绩,继续保送到大学,应该没什么问题,甚至可能还是著名的大学。

  要是真有天赋,成为一名运动员;如果不行,那就改行当体育老师,这也是一条路子。

  至少,比踢球看起来要靠谱得多。

  “很难去解释为什么,反正就是喜欢,说不上原因的。”王硕的回答很模糊,语气却很坚定。

  江鹏举没法再继续探问了,立刻转移问题,“你是想要成为一名职业球员吗?”

  “对,但不是在国内。”

  “你想出国?”江鹏举又一次感到意外。

  王硕却用一种非常笃定的眼神看着他,点着头。

  这要比肯定的回答来得更加有力。

  “你知道,想要在国外踢上职业联赛,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甚至,非常非常困难,我们国内至今为止,没几个人能在国外,尤其是欧洲联赛立足。”

  “表现最好的是高怀仁高指导,当年他也只能在德甲联赛中游球队站稳脚跟,职业生涯很难再进一步,这已经是中国球员,乃至亚洲球员的天花板了。”

  穿越过来之后,王硕多少也了解到了一些,当下这个世界的足球环境。

  国外的足球历史跟他前世差不多,但国内就彻底大变样了。

  最大的变数来自于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。

  那是一个还远没有职业化的年代,当时在国内突然出现了一名才华横溢的天才前锋,叫做高怀仁。

  17岁入选国青队,18岁进入国家队,速度奇快,被无数人寄以厚望。

  但高怀仁当年的很多做法,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
  尤其是在82年的时候,他在一场商业比赛里受了伤,以治病为由前往德国,并在德国试训了多支球队后,自作主张地加盟了当时联赛排名中游的球队门兴格拉德巴赫。

  在门兴格拉德巴赫,高怀仁受到了主教练约瑟夫·海因克斯的重用,成为了球队的主力大将,表现得十分出色,但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
  尤其是自作主张留洋的决定,更是让他遭受到了国家队和足协最严厉的封杀。

  尽管高怀仁在德甲联赛表现得非常出色,并在87年帮助门兴格拉德巴赫拿到了德甲第三的好成绩,但他也一直都背负着国家队和足协的封杀。

  八十年代末,国内形势发生了松动,撤销了对高怀仁的封杀,但这时候的高怀仁因为年龄,以及主教练海因克斯远走拜仁的缘故,俱乐部表现大幅下滑。

  91年退役后,高怀仁进入科隆体育学院进修,开始转型成为一名主教练。

  毕业回国后,高怀仁立即投身于那场轰轰烈烈的职业化运动当中,同时也凭借着自身的影响力,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声势浩荡的留洋潮,一直持续到了世纪交接。

  98年,国内威望极高的高怀仁力排众议,聘请了在非洲执教成绩不错的法国籍主教练特鲁西埃,这在当时的亚洲足坛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
  因为国足的头号竞争对手日本也在阿森纳主帅温格的力荐下,盛情邀约特鲁西埃,但高怀仁亲自前往欧洲,成功说服了特鲁西埃执教国足。

  一批在欧洲和南美洲留洋多年的海外军团,一名执教实力不俗的法国籍主帅,国内声望达到最顶峰的高怀仁亲自为特鲁西埃担任助教,再加上韩国和日本两大劲敌举办世界杯……

  所有的一切都让国人对02年的世界杯充满了信心,甚至可以说是志在必得。

  冲击了四十多年,终于要出线了!

  作为冲击世界杯的前哨战,2000年在黎巴嫩举办的亚洲杯上,国足小组赛里势如破竹,以三战全胜,昂首从小组出线。

  尤其是三比零完胜韩国的一战,让国人吐气扬眉。

  之后连克伊朗和沙特阿拉伯,虽说在决赛中,多名主力球员缺阵,惜败给了日本,但亚军的成绩,让所有人都感到满意,看到了希望。

  可就在亚洲杯烽火刚熄,就在所有人都踌躇满志地准备冲击两年后的世界杯时,2000年年底,国家队主教练特鲁西埃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,突然宣布离职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